關于開展第六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的通知
關于開展第六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汪洋書記在紀念廣東省科協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搭建一個更具影響力、群眾更喜聞樂見的科普平臺,引導和繁榮科普作品創作,發揮科普作品傳播科學知識的作用,在全省營造積極、健康的創新文化氛圍,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為建設創新型廣東作出新貢獻。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第六屆廣東省科普作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教育讀物)創作大賽。大賽由廣東科技報社、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科學館聯合承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繁榮科普作品創作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二、大賽形式
鼓勵科普創作,面向全省出版單位、大中小學、科研及科協系統,廣泛征集針對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提升的科普讀本,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名錄,推薦給廣大中小學使用和提供給廣大未成年人閱讀。
三、參賽作品要求
(一)申報作品范圍
凡在2008年后由在粵單位及在粵學習和工作個人創作的、符合方案規定的作品,均可申報參評。
(二)申報要求
凡屬本次評獎范圍內的作品,均可報名參評,所報數量不限。合作作品,可共同申報,也可由作者之一單獨申報,但須經其他作者同意(均須附書面證明)。著作權人或著作權歸屬不明確和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作品,不得申報。
所有申報參評的作品,須由申報單位或個人填寫《“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一式3份,提交作者身份證明、作品內容簡介各3份,并按下列三類分別報送下述材料:
1.公開發行的書刊讀物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內報刊、出版社等出版機構正式出版發行的報刊、圖書,系列叢書送一套,報刊送2012年度合訂本。
2.學校自主創作的科普作品
大中小學校自主創作的科普掛圖以及校刊、雜志等作品(不含師生所用的校本課程教材),科普掛圖送一套(一套不少于5張),校刊、雜志等讀物報送至少一個年度的作品。
3.數字化科普作品
區別于傳統書刊讀物,綜合運用了數字化出版技術編輯制作的多媒體數字有聲電子書。
(三)參評條件
1.具有較高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和實用性,主題思想和內容健康向上,能啟迪智慧,激勵人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作品。
(1)科學性。科學觀點準確、完整,數據及實例真實、可靠。
(2)趣味性。符合未成年人閱讀習慣,講求圖文并茂,且圖片質量高,語言輕松活潑,生動有趣,容易讓廣大未成年人接受。
(3)藝術性。選題構思新穎,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有獨創性,注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
(4)實用性。直觀地解讀現象,通俗易懂地講述科學道理,能夠讓未成年人掌握一定科學知識或科學研究的方法。
2.讀物受眾面廣,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附有關證明材料)。
3.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作品或合法授權作品,參賽者必須對參賽作品的準確性、原創性負有全部責任。剽竊、抄襲他人作品,涉及法律問題,由參賽者自行負責。報送作品一律不退。
四、獎勵辦法
由評委會評定的擬獎作品,經組委會確認后,在廣東省科協網站、廣東省科技廳網站、廣東省教育廳網站、粵科網及《廣東科技報》、《中小學科教周刊》等報刊雜志進行公示。本屆大賽按不同類別,每個門類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優秀組織獎等獎項若干名,獲獎作品得到相應的獎金,并且可以使用“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推薦讀物”字樣。.
五、報名方式
參賽者可將作品在截止日期前報送到大賽組委會(設在廣東科技報社)。有關大賽相關細則及報名表可登錄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科技報社網站查閱下載。
六、大賽作品征集時間
2012年10月12日—2013年3月31日
聯系人:麥 博 劉宇雄
電 話:(020)83341337-848
地 址:廣州市越秀中路125號大院廣東科技報社
郵 編: 510057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教育廳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