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基地、作品、工作者暨廣東省社會 科學普及工作先進單位評選工作的通知
有意申報的老師,請于通知規定時間內把電子版申報表發到社科處李老師郵箱546544676@qq.com
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各高校社科聯,各省級社科類社會組織,各省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和示范基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決戰決勝緊迫感,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東省社科聯將于2020年11月26日下午在肇慶市封開縣南豐鎮侯村舉辦“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廣東社會科學普及周主題日活動,屆時將表彰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基地、作品、工作者(以下簡稱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暨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先進單位(以下簡稱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
現將評選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和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和先進單位評選工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方針,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評選出一批有水平、有影響、有特色的先進代表,助推我省社會科學普及事業全面繁榮、走在前列。
二、評選時間
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至11月20日。
三、評選程序
評選工作分各地市、各單位推薦申報和省社科聯審核評定兩個階段進行。
(一)推薦申報
本階段開展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和先進單位推薦申報工作。其中,四項優秀推薦申報方式分為地級以上市推薦和省社科聯直接推薦兩種,先進單位推薦申報方式為自薦申報一種。于2020年11月13日前完成。
1.地級以上市推薦2020年廣東省四項優秀候選名單
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按照推薦申報條件,組織市屬各大專院校、黨校干校、社科研究機構、社科類社會組織分別填報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作品、工作者相關表格(詳見附件1-3)。申報優秀社科普及作品的,需報送樣品;申報優秀社科普及專家、工作者的,需同時附電子相片報送。最終,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向省社科聯推薦優秀社科普及專家、工作者候選人各2名,優秀社科普及候選作品2部(件)。
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按照推薦申報條件,組織當地的省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和省級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分別填報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基地相關表格(詳見附件4),以及相關數據、圖片或視頻。最終,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向省社科聯推薦優秀社科普及候選基地各2個。
2.直接推薦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作品、工作者候選名單
省社科聯組織全省省(部)屬以上高校社科聯、省級社科類社會組織自主申報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作品、工作者,填報內容與地市相同(詳見附件1-3)。最終,省社科聯從中直接審核推選出優秀社科普及專家、工作者候選人各8名,優秀社科普及候選作品8部(件)。
3.自薦申報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
各地級以上市社科聯、各高校社科聯、各省級社科類社會組織可進行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自薦,自行填報相關表格(詳見附件5),并附上本單位2020年開展社科普及工作,特別是組織參與廣東社科普及周活動的情況,以及2021年開展社科普及工作的計劃方案。最終,由省社科聯匯總先進單位候選名單。
以上3種項目的有關材料需于11月13日前,由各地級以上市、各單位統一電郵或報送至省社科聯學術規劃部科普辦。逾期未報視為放棄。原則上曾被評選為省級、國家級優秀社科普及專家、基地、讀物、工作者和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先進單位的,不列入此次推選范圍。
(二)審核評定
審核評定工作由省社科聯評審領導小組會同評審專家通過綜合評估、集中投票的方式進行評審。計劃將于2020年11月20日前完成。
1.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評審方法
省社科聯根據各地級以上市推薦和直接推薦情況,按照評選條件,依托省社科評獎專家庫,確定四項優秀評審組不同學科專家共10人,會同省社科聯評審領導工作小組5人,共計15人,通過綜合評估、集中投票,于11月20日前評選出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并報省社科聯黨組審定后公示。
2.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評審方法
省社科聯根據各地級以上市、各單位自薦情況,按照評選條件,依托省社科評獎專家庫,確定先進單位評審組不同學科專家10人,會同省社科聯評審領導工作小組5人,共計15人,通過綜合評估、集中投票,評選出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并報省社科聯黨組審定后公示。
四、評選條件
(一)推薦申報條件
1.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需具備以下條件: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政治導向正確,從事社科普及創作、理論研究、宣傳教育,以及各類社科普及活動滿3年以上,并在社科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
(2)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相當執業資格;
(3)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科研成果豐富。2019-2020年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有價值的社科普及類論文1篇以上;或獨著、合著(第一作者)、主編,且經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社科普及讀物1部以上;或主持/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市級以上社科規劃課題或項目1項以上;或完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篇以上,且得到黨委、政府領導批示,或以其他形式進入決策、對社科普及工作有指導借鑒作用的。
2.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基地需具備以下條件:
(1)全省96個省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和25個省級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積極參加2020年省市縣任一級的“社科普及周”活動;
(2)2020年開展社科普及理論研討、講座、咨詢、培訓、展覽、競賽、展演、巡講、宣講等全省或區域性社科普及活動10次及以上;
(3)2020年編輯出版社科普及讀物、宣傳冊(掛圖)、音像等資料各1種及以上,或2020年創辦展示社科普及內容的網站或網頁、微信、微博、微視頻、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1項。
3.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作品需具備以下條件:
(1)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內容積極健康,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國防、外交、黨建等各方面成就,普及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
(2)具有理論科學創新、內容通俗有趣、形式大眾實用的特點,且發行量大,受眾面廣,在提高公眾人文素養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讀物。
(3)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出版、發表的著作類和文章類社科普及作品。其中,著作類包括:國內公開出版或經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社科普及著作、叢書、套書、選編作品、翻譯圖書、編譯圖書、畫冊等。叢書、套書需全部完成出版后方可參選。境外出版的、外文和少數民族文字社科普及讀物不參加本次推選;文章類包括:在國內公開發表或在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報刊上發表的科普作品,以及取得顯著成效的社科普及論文、研究報告等;
4.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工作者需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廣東省社科系統從事社科普及工作3年及以上的干部職工及志愿者;
(2)熱愛社科普及事業,具備“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優秀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水平,業務素質好;
(3)2020年組織參與有一定影響的社科普及活動5次及以上,或者組織協調出版過有一定影響力的社科普及作品1部及以上。
5.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需具備以下條件:
(1)認真落實年度全省社科普及工作總體要求,成立相應組織機構,人員落實到位;
(2)年度開展社科普及活動3次以上;
(3)社科普及活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并對所開展的各項活動宣傳到位,影響廣泛;
(4)社科普及周活動安排有序,取得良好成效。
(二)審核評定條件
根據各地級以上市推選的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候選名單,省社科聯直接推選的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作品、工作者候選名單,以及各地級以上市、各單位自薦申報的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候選名單,結合全省社科普及工作實際,最終評選出廣東省社科普及四項優秀和先進單位。
五、表彰獎勵
2020年度最終評選出優秀社科普及專家5人,優秀社科普及基地5個,優秀社科普及作品5部,優秀社科普及工作者5人,社科普及工作先進單位1個,并給優秀專家、基地、作品和工作者頒發獲獎證書,給社科普及工作先進單位頒發牌匾。
附件:1.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申報表
2.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基地申報表
3.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作品申報表
4.2020年廣東省優秀社科普及工作者申報表
5.2020年廣東省社科普及工作先進單位申報表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20年11月4日
(聯系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618號B座,郵政編碼:510635,郵箱:shkpjb@126.com,聯系人及電話:李靜,13570707118,楊衛,18928896866,辦公電話及傳真:020-8382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