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一、專業定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設立于1998年,為廣東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特色專業,國際CILIP認證專業。該專業重視綜合素質教育,緊密圍繞管理學核心基礎與理論,拓展現代信息技術技能,融入工科學科知識,強化學生國際化視野,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才高地的戰略需求,為政府、企業培養較強管理水平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型、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的中高級信息管理與應用人才。
二、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扎實的綜合素質,緊密圍繞管理學核心基礎與理論,拓展現代信息技術技能,融入新工科學科知識,強化學生國際化視野與情懷。通過本專業系統培養,使學生具備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基本寫作方法與技能;能具備信息管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系統掌握學科發展趨勢;能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管理學中的實際問題;能為政府、事業、企業單位培養創新型、交叉型、復合型、國際化的中高級信息化管理人才。經過四年專業學習,學生畢業5年后能成為各單位具有現代信息技術、現代管理理論與現代管理實踐能力的高層管理者,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中堅力量。
三、培養規格
學制:學制4年,學習期限3-8年
畢業學分:150學分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畢業要求: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信息技術、信息管理等知識用于解決復雜的管理與決策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軟件工程、數據分析、信息管理等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管理問題,并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復雜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軟件系統、單元(部件)或管理流程,體現創新元素,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數學、軟件工程、數據分析等原理,采用科學方法對復雜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復雜管理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管理方法、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管理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管理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設計并評價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相關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管理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管理實踐中理解并遵守管理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商務管理、信息管理、金融科技等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復雜管理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經濟決策方法及現代信息技術,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強調在實踐中學習。
四、辦學優勢
(1)依據國際標準與趨勢辦學。與阿伯丁大學成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聯合培養國際化、復合型、創新型信息管理高端人才;通過CILIP國際認證培養具備開闊視野和國際化高層次信息管理人才;為省級一流專業,學校特色專業。
(2)產教融合協同培養高層次人才。以華為“智能基座”、“華師-建行金融科技創新班”等產教融合項目及11家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立足創新高地和技術前沿,實現產教融合與協同,培養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和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高層次信息管理人才。
(3)關注學科前沿,優化課程知識結構。面向創新驅動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等學科前沿,引進國際先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對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意識和信息洞察力,培養學生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知識背景以及跨學科理解力。
(4)通過大數據組織與知識圖譜構建等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思想引領意識。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深度融入課程思政,培養學生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承擔時代使命的優秀品質。
五、課程體系
該專業課程分為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兩大類。其中,正式課程按課程類型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大類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按課程性質則分為必修和選修。
大類教育必修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學導論、組織行為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運籌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專業教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管理信息系統、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網絡、信息組織、信息檢索、信息服務與用戶、Java程序設計、Python語言、知識管理、信息資源管理、數據挖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統計學原理等。
專業實踐課程: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六、師資隊伍
本專業有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全部教師獲得博士學位,其中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人,信息系統博士學位1人,情報學博士學位3人,經濟學博士學位2人,管理學博士學位4人,9人有境外求學、訪學經歷;有專任實驗員3人,全部獲得碩士學位。
七、教學條件
(1)實驗室及設備。近兩年投入約800萬人民幣,建成金融工程大數據分析實驗室、商務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實驗室、智能管理與決策實驗室、智慧課室等,擁有華為、聯想等服務器5臺,桌面電腦300余臺,大型液晶演講屏15臺,實驗室面積800余平方,有學生自主學習空間5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學習環境。
(2)實習實踐基地。已建立11家實習實踐基地,依托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及建設銀行廣東分行金融科技創新班項目,培養拔尖型創新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升本科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