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經管學術講座第474期(經濟)
【主題】新能源乘用車推廣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研究
【主講人】何曉波 副教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主持人】劉愿 教授
【時間】2024年5月20日(周一)10:00
【地點】301會議室
【摘要】本文采用2014-2020年地級市面板數據,通過雙向固定效應模型考察了新能源乘用車推廣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每翻一番,AQI平均降低0.66%。經過工具變量法、替換變量、調整樣本期和額外控制保有量的穩健性檢驗后,研究結論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新能源乘用車推廣能顯著降低一氧化碳(CO)、臭氧(O3)和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其中,CO在交通擁堵的城市減排效果顯著,O3和PM2.5的減排是通過減少前體物二氧化氮(NO2)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來實現的,并且減排效果存在季節性變化。異質性分析表明,新能源乘用車推廣不會加劇火力發電為主的城市和新能源汽車產地的空氣污染,但在冬季平均氣溫低于0℃的城市,推廣新能源乘用車將不會顯著降低空氣污染。本文的結論深化了對新能源汽車減排效果的認識,新能源乘用車的推廣有助于實現“臭氧-霧霾”的協同治理。
【主講人簡介】何曉波,經濟學博士,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研究方向為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應用微觀計量經濟學。2007-2013年期間就讀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2016年榮獲“上海市高校青年東方學者”稱號。2012至今,發表英文論文18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Economics Letters(2篇)、China Economic Review(2篇)、Manchester School、Applied Economics、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篇)、Asian Population Studies等SSCI共計14篇。中文論文發表于《經濟學(季刊)》、《勞動經濟研究》、《產業經濟評論》等雜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多項。現擔任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World Economy、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China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Industrial Relations和《經濟學(季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國際和國內知名學術期刊匿名審稿人,《產業經濟評論》執行副主編,香樟經濟學術圈上海地區召集人。
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