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經管學術講座第481期(經濟)
【主題】相對貧困地區的教養方式:一個家庭互動的實地實驗
【主講人】陳葉烽 教授(浙江大學)
【主持人】董志強 教授
【時間】2024年7月4日(周四)15:30
【地點】536會議室
【摘要】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對兒童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投入中的差異可能進一步強化相對貧困地區在家庭教育中本來的弱勢地位。在“雙減”政策和《家庭教育促進法》背景下,為了剖析我國相對貧困地區家庭教育的困境,本文設計并實施一個實地實驗,從教養方式的視角討論家庭互動對兒童行為的影響,進而探討改善相對貧困地區兒童行為模式的潛在有效措施。我們在位于武陵山片區的湖南省X縣招募450對家庭配對樣本,在真實可控的實地實驗環境中從微觀決策視角創造性地刻畫家長和兒童的行為以及家庭內部的互動,從而分析家長教養方式及其對兒童行為決策的影響。實地實驗結果表明,首先,大多數家長使用“權威型”教養干預,通過溝通和交流塑造兒童行為偏好,注重通過教養過程來實現對兒童行為偏好的影響,使用專斷型教養干預的家長和不干預的放任型家長較少。其次,家長自身行為偏好的“身教”和權威型家長的“推薦”對兒童行為偏好的影響最大,兒童不僅積極回應權威型教養干預,還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偏好。第三,兒童信念準確度影響著家長行為偏好信息的作用,兒童對家長行為偏好的信念越準確,家長行為偏好的榜樣作用越明顯。最后,針對家長端的信息干預顯示,外部信息干預可以有效地幫助家長調整自己教養干預在數量和方式上的選擇,可以引入家庭教育指導干預幫助家長提升其教養干預能力和教養內容質量。
【主講人簡介】陳葉烽,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訪問學者,浙江大學仲英青年學者,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長期從事實驗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曾獲2012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2項)等。在《經濟研究》(6篇),《管理世界》(4篇),《世界經濟》(4篇),《經濟學季刊》(2篇),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了《實驗經濟學講義:方法與應用》《超越經濟人:人類的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實驗經濟學手冊》等學術著作、教材或譯著,任教育部學位中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以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財貿經濟》等期刊匿名審稿人。
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