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閱讀生態,共筑書香白云 —— 華師學子開展白云區居民閱讀情況調研
在 2025 年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大一的同學們,帶著對知識的熱愛與對社會的責任,與廣州市白云區圖書館攜手,展開了一場關于白云區居民 2024 年閱讀情況的深度調研。此次調研覆蓋白云區各個鎮街、商圈、公園,旨在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居民的閱讀習慣、需求與困境,為推動書香社會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科學分組,開啟調研之旅
為確保調研的全面性與高效性,同學們根據白云區的地理分布與人口特點,將團隊分成了十八個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區域:有的組深入三元里、同德等街道,聚焦老社區居民的閱讀狀況;有的組奔赴嘉禾望崗等新興商圈,關注上班族與流動人口的閱讀需求;有的組前往江夏體育公園等休閑場所,探尋市民在自然環境中的閱讀習慣;有的組走進江高、人和等鎮街,了解城市郊區居民的閱讀生態。
3 月的廣州,春光明媚,同學們懷揣著精心設計的問卷與訪談提綱,踏上了調研之路。每到一處,他們便主動與社區工作人員、圖書館管理員溝通,爭取支持與配合;在商圈、公園,他們熱情地向過往行人介紹調研目的,邀請居民參與問卷填寫與交流。
直面挑戰,彰顯青春擔當
調研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同學們遇到了諸多困難與挑戰。在老社區,部分老年人對電子問卷操作不熟悉,同學們便耐心地一對一指導,甚至手寫記錄答案;在商圈,上班族行色匆匆,對調研存在戒心,同學們便利用午餐時間,在咖啡館、快餐店進行簡短而有效的訪談;在城市郊區,語言溝通成為一大障礙,同學們積極尋求辦法與當地居民溝通,讓調研更加貼近民心。
最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城中村的調研經歷。由于環境復雜,居民流動性大,問卷回收率低。面對困境,同學們沒有放棄,他們聯合社區居委會,在社區服務站向前來辦事的居民展開調研,同時在社工的幫助下將問卷轉發至居民群,進一步提高了問卷的回收率。
用心聆聽,捕捉閱讀心聲
在與居民的交流中,同學們聽到了許多關于閱讀的感人故事與真實需求。一位在商圈工作的白領表示,平時工作繁忙,只能利用通勤時間通過手機閱讀,但希望能有更多紙質書籍的閱讀空間;一位退休教師在公園的石凳上認真填寫問卷時說:"閱讀是一輩子的事,現在社區的圖書館越來越方便,但希望能有更多適合老年人的大字版書籍。" 在農村,一位初中生羞澀地告訴同學們:"學校的圖書館書太少了,我最喜歡讀科幻小說,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書籍。"
這些聲音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閱讀不僅僅是個人的愛好,更是一個社會的文化符號與精神需求。不同群體在閱讀資源獲取、閱讀時間分配、閱讀內容偏好上存在著明顯差異,而這些差異正是推動閱讀服務優化的重要依據。
凝聚智慧,共繪書香藍圖
一整天的調研,36名同學累計收集有效問卷 2200 余份。每一份問卷、每一段記錄,都凝聚著他們的汗水與心血。在整理數據時,同學們發現,白云區居民的閱讀率較往年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數字化閱讀普及率低、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低于全國水平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白云區圖書館工作人員結合專業知識,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優化公共閱讀設施布局、提升數字化閱讀普及率、構建“閱讀生態系統”等等。
青春筑夢,書香致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此次調研,不僅是一次專業實踐,更是一次與社會的深度對話。同學們在行走中觀察,在交流中思考,在實踐中成長。他們用腳步丈量白云區的每一寸土地,用心靈感受居民對閱讀的渴望與期待。
世界讀書日之際,同學們希望通過這次調研,讓更多人關注身邊的閱讀生態,共同營造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的良好氛圍。正如他們在調研日記中所寫:"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旅行,每一次調研都是一次夢想的播種。愿我們的努力,能為書香白云添磚加瓦,讓閱讀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據悉,白云區圖書館將根據調研結果,進一步優化閱讀服務體系,推出更多貼近居民需求的閱讀活動。這場關于閱讀的青春之約,仍在繼續,讓我們共同期待書香白云的美好未來。
撰稿:鄭煒桐
攝影:江騰宇 李欣儀 陸俊浩
初審:劉青
復審:徐欣萌
終審:董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