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報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的通知( 截止12.26)
各有關單位:
根據《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管理辦法》精神,結合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經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現發布《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指南》。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省市黨代會的戰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黨和國家重大創新理論以及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重大現實問題,深入探討廣州改革開放重大思想理論問題,深入總結廣州現代化進程重大實踐經驗,著力推出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決策參考價值的高水平成果,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建設國際大都市,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中勇當排頭兵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課題設置
《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指南》從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推動廣州“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項、《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專項等多個方面,列出參考選題附后(詳見附件)。
設置重大課題、智庫課題、一般課題、羊城青年學人課題、共建課題、《廣州大典》課題(《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專項)以及委托課題共七個類別。
1.重大課題
重大課題主要圍繞黨和國家重大創新理論,圍繞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由申報人在2020年度市社科規劃課題參考選題中擇題或依據研究方向自行設計題目申報。市社科規劃辦也將根據申報情況,擇題專門委托專家團隊開展研究。重大課題每項資助經費20萬元。
2.智庫課題
智庫課題是研究廣州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亟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課題研究必須緊扣廣州現實,立足轉化應用,預期研究成果必須抓住主要問題,提出破解問題的思路和有實用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由申報人在2020年度市社科規劃課題參考選題中擇題或依據研究方向自行設計題目申報。智庫課題每項資助經費10萬元。
3.一般課題
一般課題包括應用研究課題和基礎研究課題。申報者可在2020年度市社科規劃課題參考選題中擇題申報或依據研究方向自行設計題目申報。自行設計題目應遵循以下原則:應用研究課題的選題緊緊圍繞廣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注重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對策性;基礎研究課題的選題為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前沿性、創新性的研究課題。一般課題每項資助經費5萬元。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項自2020年度起,納入統一申報,具體學科為馬列科社(含黨史黨建)。
4.羊城青年學人課題
羊城青年學人課題的要求與一般課題的要求基本相同,僅對申報人年齡進行限制,即不超過40周歲。羊城青年學人課題每項資助經費3萬元。
5.共建課題
共建課題的要求與一般課題的要求相同。共建課題研究經費由課題申報人所在單位負責,原則上每項資助經費3萬元。
6.《廣州大典》課題(《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專項,含博士學位論文資助)
《廣州大典》課題應在《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專項參考選題中擇題或依據研究方向自行設計題目申報。《廣州大典》課題經評審后,確定為重點課題的每項資助經費8萬元,確定為一般課題的每項資助經費5萬元。
2020年度《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資助申請工作同時開展,申報方式和課題申報方式相同。管理辦法為《〈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資助計劃章程(試行)》。博士學位論文每篇資助經費3萬元。
7.委托課題
委托課題是由市社科規劃辦根據黨和國家、廣東省以及廣州市的戰略部署和重點工作,不定時提出急需研究的應用對策性課題,以委托研究方式,單獨立項。委托課題資助經費根據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般每項5-30萬元。
三、申報條件
1.申報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廣州市社科規劃各項管理規定;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基礎和比較豐富的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學風優良;申報人即為課題負責人,能真正承擔課題研究任務。不能從事實質性研究工作的人員,不得申報。鼓勵理論研究部門與實際工作部門合作開展研究。
2.申報人只能申報一項廣州市社科規劃課題,同時作為課題組成員只能參與1個本次申報的其他課題;非本次申報人的課題組成員最多只能參與2個本次申報的課題;課題組成員須征得本人同意,并在紙質版《申請表》上簽字,否則視為違規申報。
3.博士論文資助申請人條件按照《〈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資助計劃章程(試行)》執行。
4.已獲國家社科基金、廣東省社科規劃立項資助的課題不得重復申報廣州市社科規劃課題;已承擔往年度的廣州市社科規劃課題、“《廣州大典》和廣州歷史文化研究”項目、廣州市社科聯羊城青年學人項目且尚未結題的課題負責人,不得申報2020年度廣州市社科規劃課題,但可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
5.智庫課題的申報人申報時還須提交一份約3000字的智庫報告(已有研究成果精華版),打印5份隨申請表報送,并發電子版至gzsghb@163.com。
6.羊城青年學人課題的申報人年齡和課題組成員的年齡不得超過40周歲(即1979年12月1日后出生)。
四、申報辦法和注意事項
1.“廣州市社科規劃項目申報系統”(以下簡稱申報系統)網址為:http://skshenbao.gzsk.org.cn/sheke/index,或打開“廣州社科網(http://www.gzsk.org.cn)”,點擊右側中下方的“社科規劃系統”圖標。
2.申報人應先進行注冊。
3.申報人登錄申報系統,按申報指引填寫《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申請表》,12月26日前網上提交給社科處審核,通過社科處審核后再下載打印6份紙質申請表,格式可以調整,內容須與網上申請表一致,統一使用A4紙雙面打印,左側裝訂,12月31日前交社科處。
4.登錄申報系統填寫《申請表》時,在“課題設計論證”部分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露申報人及課題組成員的姓名和所在單位名稱等信息,否則該申報無效。
5.申報人要如實填寫申請資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凡在廣州市社科規劃項目申報中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查實后,取消個人三年申報資格,如已獲準立項則一律按撤項處理。
6.廣州市社科規劃辦不受理無依托單位的個人申報。
7.申請人及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對項目申報工作及申報系統的使用如有疑問、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廣州市社科規劃辦聯系。
五、立項與管理
1.廣州市社科規劃課題申報項目立項基本程序為:組織開展課題申報-市社科規劃辦資格審查-同行專家網絡匿名初評-學科組專家會議復評-市社科規劃領導小組審批-網上公示-正式發布立項通知。重大課題、智庫課題的會議復評方式一般為答辯評審(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各類別課題的完成時間(自簽訂立項協議之日起計算):重大課題以報告為研究成果的原則上在18個月內完成,以專著為研究成果的按立項協議執行;智庫課題原則上在12個月內完成;其他課題(一般課題、羊城青年學人課題、《廣州大典》課題、共建課題)原則上在24個月內完成。
3.各類別課題的成果要求:重大課題以報告為成果的,應包括1篇總研究報告和中期不少于3篇的決策咨詢報告;以專著為成果的按立項協議執行。智庫課題成果為1篇總研究報告和中期不少于2篇的決策咨詢報告。《廣州大典》課題成果按立項協議執行。其他課題(一般課題、羊城青年學人課題、共建課題),以報告為成果的,主要內容應獲省市有關部門或區級黨委政府吸收借鑒;以論文為成果的,一般課題論文至少2篇——其中1篇為CSSCI或SSCI來源或其他相同等級(參照所在單位規定)以上報刊文章,或者論文至少3篇;羊城青年學人課題論文至少1篇——為CSSCI或SSCI來源或其他相同等級(參照所在單位規定)以上報刊文章,或者論文至少2篇;共建課題論文至少2篇;以專著為成果的書稿應符合正式出版條件且字數不少于15萬字。
4.獲立項資助的《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按照《〈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資助計劃章程(試行)》執行。
5.獲準立項的課題負責人在項目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約定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提交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課題的研究成果(在期刊發表或出版)應標注“廣州市哲學社科規劃2020年度課題”字樣和課題編號。
6.共建課題結項由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完成后將情況通報給市社科規劃辦,由市社科規劃辦統一出具結項證書。
廣州市社科規劃辦聯系人:劉老師,聯系電話:38483165
社科處聯系人:林依,聯系電話:8521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