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国产精品福利影院-色黄视频在线观看-色狐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學院通知 ? 教務 ?

關于申報2023年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的通知

2023-02-27 09:23:04 來源:院教務辦 點擊: 收藏本文

各學院、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改革工作的通知》和《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關于進一步加強本科課程建設與管理的實施意見》(華師〔2023〕5號)文件精神,全面推進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育省級、國家級一流課程以及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學校決定開展校級2023年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一)精品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條件

1.基本條件

(1)申報課程必須是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且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者兩個教學周期的運行和完善。

(2)申報課程自2021年9月1日以來,至少有1個學期在正常講授,在后續專業教學計劃中,該課程仍將穩定開設,并承諾入選后持續改進。

(3)課程負責人應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一般應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職稱(特別優秀的課程,負責人職稱可放寬到講師)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齡,具有豐富的課堂講授經驗和良好的教學口碑,年齡一般在 55 周歲以下(至 2023年6月30日,特別優秀的教師在與學校簽訂續聘協議、能夠保證課程服務年限的情況下,可放寬至 60 周歲),同一負責人本年度限報一類課程 。

(4)課程負責人須為申報課程的實際講授人,承擔該課程 1/4 以上教學時數。課程團隊結構合理,成員總體穩定,自2021年9月1日以來,課程負責人未發生變更,團隊主要成員未發生大幅變動。團隊成員師德師風良好,教學理念先進,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且成效顯著。

(5)課程教學理念先進,堅持育人育才相統一,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突出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創新教學模式,教學互動較好、教學反饋及時、教學效果顯著。

(6)課程內容與時俱進,依據學科前沿動態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態更新知識體系,契合課程目標,教材選用符合相關規定,教學資源豐富多樣。

(7)課程管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教師備課要求明確,學生學習管理嚴格,采用多元考核方式,教學過程材料完整,可回溯、可借鑒、可監督,診斷改進積極有效。

2.優先條件:

同等條件下,課程滿足以下條件的,優先予以認定:

(1)注重開展課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專業育人元素,注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科學精神、職業操守、歷史文化等素養,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三者有機融合,在教學實踐中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2)課程內容充分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及時引入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 。

(3)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考核方式等進行大膽創新,教學互動良好、學生參與度高的課程。

(4)已通過省級驗收的“質量工程”各類課程項目,目前仍在有效期內的課程。

(二)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申報條件

1.課程思政示范團隊

(1)團隊負責人應為學校專任教師,一般應具有教授職稱和10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齡,年齡60周歲以下。團隊其他成員一般應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及5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齡(以上年齡及任職時間計算均截至2023年8月31日,下同)。

(2)團隊負責人及成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師德師風,長期奮戰在教學一線,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近3個學年度,團隊負責人及成員本科課堂教學時數人均不低于108學時/學年。

2.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1)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或專業考試計劃,且已實施學分管理,須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運行和完善。

(2)課程負責人應為學校專任教師,一般應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職稱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齡,具有豐富的課堂講授經驗和良好的教學口碑,年齡一般在55周歲以下(特別優秀的教師在與學校簽訂續聘協議、能夠保證課程服務年限的情況下,可放寬至60周歲)。

3.課程思政示范課堂

(1)必須是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穩定開設的一門本科課程中相對固定的一堂(節)課,時長一般在30-60分鐘;

(2)主講教師應為學校專任教師,一般應具有講師(含)以上職稱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齡,長期穩定從事一線本科教學,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師德師風和豐富的課堂講授經驗,年齡一般在60周歲以下。

4.“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

(1)案例主講人一般應為校級以上教學名師或專業骨干教師,教授或研究員職稱,且近3年來(2020年2月31日以來)為本科生年均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年均授課(含臨床帶教)時數不少于48學時。主講人對課程思政有深刻理解,并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果,教學效果受到學生普遍歡迎。

(三)已被推薦認定省級、國家級一流課程(含“在線開放課程”、“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等)以及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的無需再次申報。同一教師不能同時申報兩類(含)以上項目。“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除入選推薦省級“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的不能重復申報,其他情況不予限制。

二、推薦數量

學校此次擬立項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線下課程15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25門、社會實踐課程5門;校級課程思政示范團隊2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課程思政示范課堂6個、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10個,實際立項數會根據申報項目的情況進行微調;各單位推薦以上8類項目總數不超過5項。如確有特別優秀的項目可多申報1項。

三、各類項目建設要求

(一)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要求

1.課程設計:應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網絡學習習慣,遵循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念,對現有課程進行重新設計,注重過程評價,依托課程平臺建立學習資源及學習活動。主要包括課程學習目標及內容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在線學習活動的設計、混合學習實施方案設計及學習評價方案設計等。

2.課程資源:要求按照國內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等大型慕課平臺的課程上線要求,建設完整的高質量課程資源。

3.課程上線:必須在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等大型慕課平臺上線。上線后須指定專人對課程進行維護更新,每學年課程資源更新比例須超過5%。

4.應用要求:課程負責人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探索互聯網或移動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幫助和引導學生完成課程的在線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課程負責人應加強課程管理,從課程團隊中安排專人完成在線教學輔助任務,在課程平臺上發布課程通知通告、課程視頻、作業題、考試題,參與課程論壇討論、答疑等,在線討論、答疑次數每周不少于2次;課程負責人應根據學校和學院的課程管理要求制定課程的平時成績量化考核標準,平時成績的組成應包括(不限于)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狀態、平時作業情況、翻轉課堂表現等方面。

(二)線下課程建設要求

一般應由教學名師、教授、專業骨干教師主講,并穩定開課授課。貫徹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落實課程思政改革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育人元素。充分吸收學科專業前沿知識,并使用高水平教材,重視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工具運用,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較高,獲得感較強。加強形成性評價,實行探究式、項目式、報告式等考核方式,依托課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要求

基于慕課(自有或已獲授權)、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適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結合本校實際對課程進行創新應用,具有完整科學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設計(含線上和線下各自的教學內容、學時分配等),安排 20%-70%左右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教學,實現線上線下教學優勢互補。注重開展過程性評價,課程平時成績不低于50%。鼓勵使用省級以上線上一流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施混合教學。

(四)社會實踐課程建設要求

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挑戰杯”等系列化、主題化、功能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突出課程實踐性、社會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非實訓課程,依托長期合作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穩定開課,并設置相應學分,學生70%以上學時深入基層,配備指導教師,保障課程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 。

(五)課程思政示范團隊建設要求

1.團隊規模一般應在5人以上,并保持合理的梯隊結構,團隊內部形成穩定的“傳幫帶”機制和教學協作機制。鼓勵省級以上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帶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2.團隊具有較強的課程思政育人意識,較高的課程思政教學水平,能夠找準育人角度,深入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豐富教學內容,教學主題生動鮮明,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3.團隊長期致力于課程思政建設,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程思政理論研究、資源建設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并將相關成果應用于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顯著育人成效。

4.團隊長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育人效果受到同行廣泛認可和學生普遍歡迎,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較大的影響力,起到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5.同等條件下,已通過驗收的省級教學團隊優先予以支持。

(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要求

1.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成員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師德師風,并長期穩定從事一線本科教學,能夠準確把握本門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方向和重點,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

2.課程體現學校辦學定為和專業特色,充分融入思政目標,有效支撐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達成,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科學設計課程目標和教案課件,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取得突出的育人效果。

3.課程教學理念先進,深挖課程思政元素,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體現思想性、前沿性與時代性,講授方法體現先進性、互動性與針對性,形成可供同類課程借鑒共享的經驗、成果和模式。

4.課程考核方式和評價方法多元且完善,注重過程性評價,突出思政教育要素考核。課程授課效果良好,學生、校內外同行專家評價優秀,形成較高水平的課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輻射示范作用。

5.同等條件下,省級及以上各項教學獎勵獲得者或高層次人才、教學名師或教學團隊申報的課程以及通過驗收的省級課程類項目優先予以支持。

(七)課程思政示范課堂建設要求

1.授課教師儀態大方,精神風貌良好。教學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講解深入淺出,課件制作精美,過程適當穿插案例、專業經典等素材,總結精煉到位,個人教學特色突出。

2.遵循課程教學大綱安排,思政教學目標明確,能夠從知識、能力、價值觀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育人目標與課程所屬學科、專業契合度高,充分提煉專業課程蘊含的育人元素,可有效支撐教學目標的達成。

3.課堂內容飽滿,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教學環節設計精妙,情景與活動設計新穎,思路清晰,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熟練、有效運用多媒體等各種現代教學手段,達到思政育人潤物無聲的效果。

4.突出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學習狀態良好、課堂教學參與度高,師生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獲得感較強。

5.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學生、校內外同行專家等的廣泛認可,育人成效顯著,課堂教學模式可推廣、可借鑒。

(八)“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

1.案例以視頻資源為主,時長一般30-40分鐘左右,并附相應的介紹材料(包括視頻名稱、主講人介紹、主要講授內容、觀點、方法、典型經驗等,500字以內),視頻資源格式及制作標準見附件8,視頻字幕文稿請以Word形式單獨提交。

2.案例名稱應簡潔、明確、突出重點,保持在20字以內,并盡量與視頻名稱保持一致。

3.案例內容應緊密結合專業及所授課程,重點分享主講人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認識、經驗做法、創新點等,簡明扼要,能夠啟發、引領廣大教師找準課程思政切入點,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案例全部內容不涉密,不存在侵權問題。

4.案例視頻畫面、配圖等須做到美觀、精致,能夠有力呼應和支撐主講人所述內容,做到圖文并茂。相應配圖、配文等應確保不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問題。

四、推薦要求

(一)工作要求

各二級單位應對照各類項目建設要求,統籌規劃,推薦建設基礎及教學效果良好、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有較高影響力的課程或團隊。推薦項目需在單位內部公示不少于3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異議得到妥善處理后,將申報材料報至學校教務處,所推項目要按照課程質量高低進行綜合排序。

(二)材料要求

請經管學院有意申報老師于2023年3月10日前發送電子版材料到emjwb@126.com,或用U盤拷貝到學院214教管辦。

請各單位于2023年3月15日前匯總提交申報材料。電子版推薦材料請用U盤拷貝好連同紙質版“2023年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匯總表”(附件9)交至石牌行政樓201

需提交電子版材料如下:

1.2023年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匯總表(附件9)。

2.各項目申報材料(以項目為單位,每個項目的所有申報材料放在一個文件夾中),主要包含:

(1)2023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申報書(附件1-附件7,格式為WORD版本,文件命名格式為: XX項目-負責人-申報書.doc,申報書需填寫完整。“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不需填寫和提交申報書。

(2)申報書附件材料(每門課程設立一個文件夾,文件命名格式為: XX項目-負責人-附件材料,所需提供附件材料及文件要求詳見申報書“附件材料清單”)。

(3)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附件材料要求提供“最近一次學校對課堂教學評價”和“最近一學期學生評教結果統計”;課程思政示范團隊要求提供“最近一次學校對團隊成員教學評價”和“最近一次學生評教情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要求提供“最近一次學校對課堂教學評價”和“最近一次學生評教情況”。此處“學校對課堂教學評價”、“學校對團隊成員教學評價”請使用“本科課程同行評價記錄表”(見附件10。請打印記錄表,并自行邀請校內外本專業領域專任教師課堂實際聽課后填寫并簽名。評價過程必須真實,一經發現材料不實,將取消申報資格或撤銷立項),做好后掃描成電子版。“學生評教情況”請用學校教務管理系統截圖。

(4)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附件材料需提供課程負責人的10分鐘“說課”視頻和教學(課堂或實踐)實錄視頻;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需提交1節課堂實錄教學(課堂或實踐)視頻。

(5)“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需提交視頻及相關文字材料。

五、其他事項

(一)獲得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立項的,學校將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同時要求各二級單位酌情配套部分經費,并將作為立項參考條件。立項項目須繼續建設五年,并持續更新。課程所在單位要對項目后續建設與應用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二)工作聯系人:彭惠芳,電話:020-85211096。

 

附件不隨文印發,請在學校各部處通知或教務處主頁下載。

附件:

1.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申報書

2.校級精品“線下課程”申報書

3.校級精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申報書

4.校級精品“社會實踐課程”申報書

5.校級課程思政示范團隊申報書

6.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堂申報書

7.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書

8.“粵教閱心”-課程思政大家談典型案例視頻技術標準

9.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推薦2023年校級精品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匯總表

10.本科課程同行評價記錄表

 

附件.rar


 教  務  處

2023年2月24日